二是天線的安裝方面:移動通信天線應有防直擊雷的保護措施,如天線鐵塔設避雷針與塔可靠焊接,確保避雷針有良好的接地線,以保證雷電流泄放;天線安裝的位置應在避雷針的保護區(qū)內,其保護區(qū)如圖7所示,保護角取,多數(shù)保護設計取。
三是饋線問題:饋線屏蔽層應在塔頂、離開塔身的轉彎處、進入機房前等處妥善接地,實際施工中如果塔不是太高,塔頂一點可不予考慮;但如果饋線較長(如超過),則相應增加接地點,實際工作分為兩個基本原則:一是在離兩種不同物質接口或拐彎1.5m-2m處接地;二是直線長度超過45米處接地,原則上不能直接利用塔梯作為接地點;饋線進入室內加裝避雷器時,避雷器應盡可能靠近進入建筑物的入口處(一般在,),同時注意避雷器的安裝方向,設備端與防雷端不能裝反;室內走線架應每隔接地一次,走線架接地處應除去防銹漆才裝接地線,接好后再涂上防銹漆;饋線接頭和饋管接地處要做防水處理,先裹半導電自溶膠(防水膠)、然后是密封膠(自溶膠)、zui后再裹PVC絕緣膠,纏繞防水膠帶時,首先應從下往上逐層纏繞、然后從上往下逐層纏繞、zui后再從下往上逐層纏繞,上一層覆蓋下一層三分之一左右,這樣可防止雨水、濕氣滲漏,影響接地效果;避雷接地夾接地線引向應由上往下,順勢引出,與饋管夾角以不大于為宜,不可成U型直彎形狀。此外CDU除外加的天饋避雷器,本身也內置有扼流電感。
3.4站點機房防雷:機房單獨建設時,機房屋頂應設避雷網(wǎng),形成“準法拉第籠”,其網(wǎng)格尺寸不大于,并與屋頂避雷針(帶)按間距一一焊接連通。機房屋頂四角設避雷電流引下線,該引下線可用鍍鋅扁鋼,其上端與避雷帶、下端與地網(wǎng)焊接連通。機房屋頂上其它金屬設施分別就近與避雷帶焊接連通。
機房為租用民房時,應找到房屋本身的接地引下線或建筑物中起防雷作用的主鋼筋,用鍍鋅扁鋼焊接引入機房周圍形成一圈密閉接地環(huán)。一般是建筑物的主鋼筋上端與樓頂避雷網(wǎng)、下端與聯(lián)合接地網(wǎng)、中間與樓層間的閉合環(huán)形接地母線做可靠電氣連接,為保險起見,金屬窗框、電纜屏蔽層、設備外殼等也應與主鋼筋(或地排)作可靠連接,形成等電位體。
下面列出GSM(EricssonRBS)系統(tǒng)中BTS站點接地網(wǎng)絡的圖表,如圖8,可作為一般BTS系統(tǒng)站點接地網(wǎng)絡設計的參考。
Pos
Cable
From
To
Note
1
Min35mm2
接地電極
總地線排
在較小的系統(tǒng),總地線排與室內地線排可合為一點
2
35mm2
總地線排
室內地線排
室內地線排與RBS系統(tǒng)連在一起
3
35mm2
室內地線排
無線設備
4
25mm2
室內地線排
無線機架
5
35mm2
室內地線排
電池架
6
25or35mm
2
室內地線排
備用傳輸電源
7
25mm2
室內地線排
跳線架
8
同軸電纜
天饋線屏蔽層的兩端均應接地
9
35mm2
地線排
AC配電屏
首先考慮從總地排連,若距離太遠,可使用室內地線排
10
35mm2或扁鐵
天線角鐵
接地
11
35mm2
雷擊保護單元
接地
接地電纜的截面積由所用避雷器設備的類型及到地距離決定
12
RBS
系統(tǒng)內的所有其它設施均應接地至地線排
結束語
隨著IT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移動通信站點的設備和防雷措施也在不斷革新,只要在工程實際中不斷調查優(yōu)化研究,充分認識雷電可能的入侵途徑,采取、多層次綜合防護,就能取得有效的防雷效果。
參考文獻:
[1]《移動通信基站防雷與接地設計規(guī)范》(YD5068-98).
[2]《微波站防雷與接地設計規(guī)范》(YD2011-93).
[3]《通信局(站)接地設計暫行技術規(guī)定》(YDJ26-89).
[4]侯振義、夏崢.《通信電源站原理與設計》.人民郵電出版社.
作者簡介:韋澤訓,北京郵電大學電子與信息專業(yè)工程碩士,四川郵電職業(yè)技術學院暨四川師范大學通信工程學院講師。*從事電信網(wǎng)絡、移動通信等方面的教學和工程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