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網 時事聚焦】8月12日至15日,由公安部治安管理局主辦,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公安廳航空警務管理總隊、賀州市公安局承辦的2025年全國公安機關警用
無人機創(chuàng)新應用場景總評演練活動在賀州市舉行,來自全國的34個代表隊(117支隊伍報名)齊聚一堂,圍繞前沿警用無人機項目展開激烈角逐,活動設置了“智能模型”“應用場景”“技術裝備”三大創(chuàng)新賽道,全面展示了當前警用無人機領域的最新成果和發(fā)展方向。
一等獎名單
最后,西安市公安局、無錫市公安局、深圳市公安局、蘇州市公安局、廣州公安廳、紹興市公安局、臺州市公安局、吉林省公安廳、上饒市公安局獲得演練一等獎,演練展示項目分別為:布設低空智慧化警務應用網格,助力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提檔升級、警用無人機“太湖之鷹”行動計劃——在山林搜索中的應用模式及實戰(zhàn)探索、深圳公安警用無人機“1+7+N”智能應用體系、“蒼穹之柱”多功能模塊化低空警務飛行綜合保障基站、廣西“警用無人機專業(yè)+賦能全警種機制+人工智能
大數據”警務實戰(zhàn)新場景、空中哨兵-警用無人機在高速公路上的實戰(zhàn)應用、天穹靈隼—全域低空警務智能體、視頻空間信息化技術賦能無人機警務實戰(zhàn)應用、警政共治綜合立體智能防控系統,共9個項目,其中深圳、廣西的演練項目應包含交管在內的多警種應用場景,紹興項目應以公路交通管理為主要應用場景。
二等獎名單
賀州市公安局主創(chuàng)的“四網合一”空地一體賦能全警種案件偵辦場景;
上海市公安局演練的低空空域網格化數據底座的建設與應用研究;
廣州市公安局申報的廣州市公安局低空警務“3A”智能體;
九江市公安局演練的“水陸空”一體化管控模式在涉水執(zhí)法中的應用;
福州市公安局申報演練的基于無人機搭載的痕跡取證發(fā)現提取裝置;
株洲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隊申報的“基于‘北斗+5G’的湘江株洲段無人機動態(tài)遙感智能監(jiān)測應用”場景;
鞍山市公安局申報演練的無人機多維電子信息采集吊艙和實戰(zhàn)應用軟件;
金華市公安局申報演練的“破繭”系列無人機門窗破拆突入技術應用;
泰安市公安局演練的警用無人機自動機場精細化操控設備應用場景;
長沙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申報演練的警用滑跑式固定翼無人機訓練示范糾錯系統項目;
貴州省公安廳申報演練的空地協同“三斷”突圍——警用無人機支撐應急處突指揮保障體系等。
部分三等獎
安陽市公安局申報演練的警用無人機駕駛航空器一體化指揮作戰(zhàn)平臺;
成都鐵路公安局申報演練的《破解時代難題,賦能鐵路治安管理》,代表部鐵路公安局參加總評決賽;
眉山市公安局申報演練的“蜀鷹智腦”警用無人機智能作戰(zhàn)APP;
其他獲得三等獎的單位還有:成都市公安局、黑龍江省公安廳、威海市公安局、公安部海關總署緝私局、廈門市公安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公安局、莆田市公安局、泉州市公安局、青島市公安局、儋州市公安局、資陽市公安局等。
來看部分演練項目的介紹
西安
陜西省選派的西安市公安局集訓隊表現出色,其參賽項目“布設低空智慧化警務應用網格,助力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提檔升級”憑借前瞻性的設計理念、創(chuàng)新的運作機制以及明顯實戰(zhàn)效果,在來自全國117支強勁對手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榮獲一等獎。
據介紹,西安市公安局以警務機制改革為動力,持續(xù)加強無人機管理隊伍建設,不斷提升警用無人機實戰(zhàn)化應用水平,積極探索“低慢小”管控網格化、數據化、平臺化運行新模式,逐步構建“無人機+AI”立體化巡邏防控新格局,實現了街面巡邏防控、突發(fā)事件處置、110接處警聯動、大型活動安保、偵查打擊輔助、災害事故救援、社區(qū)宣傳服務實戰(zhàn)應用,構建起了“空地一體”立體化治安防控模式,形成了“無人機+地面警力+N”空地聯動機制,有效提升了基層公安工作質效,助力全市公安新質戰(zhàn)斗力提升,為低空經濟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和社會治安環(huán)境持續(xù)穩(wěn)定保駕護航。
蘇州
蘇州昆山市公安局民警王堅、夏煒、孔祥瑞、翁琪軒代表蘇州市公安局參賽,其自主研發(fā)的“‘蒼穹之柱’多功能模塊化低空警務飛行綜合保障基站”憑借卓越的創(chuàng)新性和實戰(zhàn)價值,在A類裝備技術創(chuàng)新項目中勇奪第1名,榮獲演練活動一等獎。團隊歷時一年多,通過蹲點采集海量數據、組織數百次飛行測試,成功攻克技術壁壘,將高精度北斗定位、精準時間同步、民航活動監(jiān)測、實時氣象采集、無人機身份識別五大核心功能高度集成,創(chuàng)新研發(fā)出模塊化、智能化的“蒼穹之柱”低空警務飛行綜合保障基站,實現了“我的安全我保障”的目標。
據了解,該款自主研發(fā)的基站把定位精度提高到厘米級,實現定位精度質的飛躍?;谠摴δ苤谱鞯娜S電子沙盤,能夠精準還原案發(fā)現場及周邊環(huán)境、人員行動軌跡等關鍵要素。同時,通過北斗授時,確?;?、無人機、執(zhí)法記錄儀、地面指揮系統等所有設備時間誤差不超過10毫秒,為多警種協同作戰(zhàn)、精準指揮調度奠定堅實基礎。模塊化的設計更讓“蒼穹之柱”能夠靈活部署,更加適應實戰(zhàn)需求。遇到現場信號較弱時可加裝寬帶自組網模塊;需移動保障時,可快速部署于警車,化身“移動指揮崗”,極大提升復雜環(huán)境下的適應性和保障能力。此外,基站能接收無人機RID信號,結合空間高度位置計算,及時推送無人機空中飛行碰撞預警。
試點部署以來,“蒼穹之柱”已累計為86架無人機提供安全保障飛行3599小時,輔助生成高精度實景三維電子沙盤300余個,向飛手推送各類安全預警信息9.5萬條,警用無人機的事故率同比下降近80%。
貴州
“三斷”場景下——斷路、斷電、斷網,怎么進行應急指揮?
貴州戰(zhàn)隊歷經一個多月的刻苦集訓,精心打磨戰(zhàn)術細節(jié),把大方山體滑坡、猴子河特大橋垮塌、榕江縣洪水災害等實戰(zhàn)案例融入演練環(huán)節(jié),生動展現了警用無人機在“斷路、斷電、斷網”極端條件下的應急保障能力。
演練中,貴州戰(zhàn)隊通過自主保障機制確保裝備持續(xù)作戰(zhàn),依托全域偵查技術構建立體監(jiān)控網絡,借助空地一體聯動實現指令高效傳遞,形成了一套適應復雜環(huán)境的應急處突指揮保障體系。這套技戰(zhàn)法在模擬實戰(zhàn)場景中展現出強大的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成為本次演練的一大亮點。